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便民通知
视力保护色:
高考诈骗多发期 警方提醒擦亮眼

2018-06-29 08:31 信息来源: 乳山时讯 字体:[ ]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借高考之名实施诈骗的不法分子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利用一些考生急于求成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发布虚假信息诈骗钱财。根据往年的经验,每年高考之后,都是形形色色的招生诈骗案件及招工诈骗案件活跃期,极易给考生及其家庭造成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社会危害性大。

中高考后招生诈骗案件多发,主观上是少数家长对高校招生录取流程不了解,认为只要有关系就能上好大学,四处托人走“后门”,不惜花费重金找“门路”,从而跌入骗子们精心设置的“陷阱”。针对这一情况,警方根据历年全国各地发生的诈骗警性进行分析研判,组织警力开展集中宣传,揭露诈骗的危害及诈骗犯罪分子伎俩,同时利用新闻、报纸、微信、微博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诈骗手段主要有招生陷阱和招工陷阱两种,其中招生陷阱又分为混淆教育形式和“内部指标”“自主招生”形式两大类。混淆教育形式诈骗中,一些招生骗子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区别,让家长花钱后才发现学生就读的并非是普通高等教育学校,而是一些民办学院、成人教育预备班或网络学院。近几年少数高校、独立学院游离于招生体制之外招生,从而也使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大做文章,向违规招生高校推介,向家长收取好处费等,利用违规招生进行诈骗。“内部指标”“自主招生”形式诈骗中,不法分子谎称自己是院校招生代理或高校招生人员,与高校领导和招生办人员有“特殊关系”,有“内部指标”或者可以“低分高录”等,明示或者暗示可以收钱帮忙。有些骗子甚至还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空白录取通知书,要家长先付定金再帮忙,但收取定金后就逃之夭夭。警方提示:我国高考实行“阳光工程”,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向社会公布,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未经国家批准或者未向社会公布的,不能安排招生。

以就读艺术类院校为由,吹嘘通过找关系可以帮助考生轻松入校,骗取高额的“好处费”和学费,最后将学生送进私人开办的艺术辅导班。警方提示:首先要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要实地去参观、查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周边环境,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号内。警方提示:按照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由招生学校根据省招办审核备案的录取名册发放,并加盖省招办录取专用章,考生拿到通知书后,可登录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或到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看是否与通知书一致。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官方网站,网站域名后缀大多为“edu.cn”,请考生和家长仔细分辨,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去相信花钱买大学、花钱不考试等“捷径”。

采取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和家长,或者以部队首长亲属、朋友的身份自居,或者干脆自称高级军官,谎称手中握有某某军校的特招生名额,在收受钱财后溜之大吉。警方提示: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也不可能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几万、十几万元的高额费用。国防生招生,由军队签约的地方高校负责,不可能存在“内部招生指标”,也没有提前“预录”一说。国防生只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冒名在大、中专学生和委培生中招收国防生的,肯定都是行骗行为。

一些考生成绩较差,对升学不抱希望,往往在高考之后即选择外出打工,一定要擦亮眼睛,警惕传销组织、预留试用期和收费不介绍以及不合理等各种骗局,以免误入招工陷阱。不法分子利用这类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以低付出、高回报利诱加入传销组织,由于学生涉世未深,社会阅历浅,很容易受骗上当。有的不法分子或企业承诺给予高薪,但有试用期,以试用的名义廉价谋取毕业生的劳动力,在试用期结束前让其离开。也有骗子承诺介绍工作,收取介绍费或者风险押金、培训费、置装费、建档费等各种费用,钱到手后就溜之大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